汽车在线讯:2014年,所有由政府“花钱”进行的包括出国、购车、公务接待这三项在内的“三公”经费需要全部公开。3月5日上午,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。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、财政部以及国家发改委作的三个报告中,均提出了从严控制“三公”经费。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”。短短十个字,意味着酝酿多年的公车改革将在2014年得以启动。
报告摘要
实施全面规范、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。着力把所有的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,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。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,部门预算要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,所有财政拨款的“三公”经费都要公开,打造阳光财政,让群众看明白、能监督。
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,反对浪费,坚持过紧日子。要严格执行“约法三章”: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和改扩建,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减不增,“三公”经费只减不增。
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。加强行政监察,纠正行业不正之风。加大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力度。
财政拨款
“三公”经费全部公开
2014年,政府支出预决算全部细化到项级科目,所有财政拨款的“三公”经费均需公开,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。
在财政部的《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》中,提出2014年将从严控制“三公”经费等一般性支出,推进预算公开透明,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。
在国家发改委的《关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》中,则提出从严控制“三公”经费支出,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。
31省份镜像
浙江“三公”经费减少最多
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%,其中,浙江、湖北、广东位居前三甲,北京排在第四。
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,一批违法违纪分子受到惩处。2014年,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,部门预算要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,所有财政拨款的“三公”经费都要公开,打造阳光财政,让群众看明白、能监督。
这是调整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重要举措
财政部报告中提出,2014年,将深入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。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,政府支出预决算全部细化到项级科目,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细化到具体项目。
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旭说,公平正义是本届政府致力追求的重要价值。从这个根本出发点来看,“三公”经费只减不增、对公务用车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就不仅是转变作风的问题,而是调整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重要举措。在财政收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,只有努力降低公车消费、公务接待、公费出国等日常公务费用,才能切实保证民生刚性需求的满足。
报告解读:
不搞车改
“三公”经费没法下降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三公”经费只减不增、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,这让被称为“中国公车改革第一人”的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感到很高兴,在接受采访时连用两个“太好了”。
叶青说,今天一直留意这方面的信息,看到报告中使用“启动”一词,这含金量很大。这两年“三公”经费的下降主要来自政府招待费的下降,另外出国管得严,费用也下降了。但经过这两年的改革,这两部分已经很难下降了。现在是不搞车改,“三公”经费就没法下降。而且车改过程中,公车会拍卖,还会为财政带来一部分收入。
“根据杭州车改的经验,我判断,公车改革完成后,我们将每年节约1000亿。取消公务用车,不光是车,原来专门养的司机也会随之取消,这也将节约一大部分。一个地方,只要补贴不搞得太过分,一定会节约。”叶青说。
“启动车改,在具体执行上,现在是财政上的问题,压力在财政部门。”叶青认为,原来财政要养一个单位三分之二的车,剩余的三分之一的车由上级机关或者本单位自己来养,公车改革后,需要按级别向一个单位发放补贴,就是“车补”。原来不是财政养的车,也要统一让财政补贴,由“管车”转向“管人”,这对财政压力比较大,但财政部门要站在更宏观的、为全社会节约的角度去看待公车改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