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技术相差悬殊的情况下,老款奥迪A6L的市场已经遭到了宝马5系Li和奔驰E级加长版的侵蚀,对于希望重新夺回失地的新奥迪A6L理应获得一个更加有竞争力的售价,而此番价格不降反升似乎有些难以理解。目前来看可能的原因有两个,一个是入门级车型的配置会有较大的提升,但目前还没能获得新A6L的最终的官方配置表,尚不能肯定;另外的一种可能是,一汽奥迪对新A6L有充分的自信,凭借其在各方面的大幅提升,即便是价格上调,也不会对其竞争力造成太大影响。
【全新奥迪A6L调价的底气来自于对其实力的认可】
与两大竞争对手相比,奥迪A6L在动力和行驶性能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,之前我们也提到过,新A6L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对中国市场的准确把握。动力和性能并不是中国消费者关心的重点,毕竟这是一款行政级的座驾,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。而新A6L在内饰的豪华度,配置的丰富性和后排舒适性上的努力则是其竞争力的主要体现,新奥迪A6L采用了很多只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配置和设计。而这些都是仅仅刚学会加长不久的宝马5系Li和奔驰E级加长版远不及的。
【价格上浮对作为主力的2.0T车型会有一定的影响】
隐忧:如果红旗上位,奥迪A6L的“官路”将更加曲折
要说三月份汽车行业最热门的话题当属公务车采购了,二月底,工信部《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》(下称《目录》)征求意见,入围的25家车企、全部412款车型均为自主品牌,自主品牌获得政府的鼎力支持,此举赢得了业界的一片赞誉。
【像这样霸气外露的公务车以后可能不会太多了】
而此外早在2011年11月发布的《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》(以下简称《细则》)中,规定了“一般公务车”和“执勤执法用车”采购排量不得超过1.8L、售价不得超过18万元的“双18”标准。实际上,这一道命令对奥迪的影响比《目录》更大,因为这会使以往很多超标采购的部门不得不放弃价格肯定在18万元以上的奥迪,而今年发布的《目录》和奥迪实际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。
【公务车采购市场依然占到奥迪总销量的10%-15%】
据了解,在2010年之前,奥迪在中国每年的总销量中,有20%左右的份额都来自于公务车采购市场,虽然奥迪在努力降低公务车在其总销量中的占比,以致2011年的比例有所下降,但仍然达到了10%-15%。2011年,奥迪在华销量为309888辆,按照其10%-15%的公务车销售比例,奥迪在公务车市场的销量大概为3万-4.5万辆。
【红旗H7很可能会成为高端领导用车首选】
但两会期间,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的表态显示奥迪的“官路”似乎并没有那么悲观,李毅中说,工信部相关工作人员告知他目录中的公务车为“普通公务车”,指的是1.8升以下、售价18万元以内的轿车,并不包括领导干部公务车,两者不是一个系统。
【上汽也很可能将瓜分很大一部分高端公务用车市场份额】
而在领导干部公务车市场,奥迪A6L的竞争力是毋庸置疑的。但也许《目录》的公布仅仅是一个开始,从目前一汽和上汽紧锣密鼓打造的高端豪华车型来看,以后很可能领导干部用车也会自主化。如果猜想成立,奥迪A6L将完全被阻挡在公务采购市场的门外,这对雄心勃勃的新A6L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。
编后语:
在竞争激烈的中国车市,能获得成功的一定是哪些用心研究消费者需求,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的车型。奥迪从入华的开始就具备大胆本土化改造的精神,并且在不断强化这一策略。作为后来的宝马和奔驰在学习中也开始逐步领悟到这一真理,只不过他们的改变一直没有奥迪那么迅速和彻底。而此次全新A6L的则是奥迪“本土化”设计理念的极致体现,而一汽奥迪的自信心也大抵来源于此。
有品牌认可度和大幅提升的产品竞争力做保障,些许价格的提升可能并不会对新奥迪A6L的热卖造成太大的阻碍,从奔驰E级在新A6L上市前的官降也能看出对手所承受的压力,新A6L要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并非难事。不过新A6L的隐忧可能会来自国内公务车采购政策的变化,这会让A6L失去一部分来自政府的订单,但长期来看,A6L“官车”形象淡一些会让其变得更加独立,同时也为其年轻化打下了基础。
提示:支持键盘“← →”键翻页